日期:2025-09-06 07:03:02
确诊贲门癌,两次手术都没能成功切除,反而查出了新问题——这样的经历,无论发生在谁身上,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郜师傅的故事,却从这里开始出现了转机。
2024年8月,郜师傅在安阳当地医院被诊断出“贲门癌”。子女知道后,立刻把他接到苏州,并带往上海瑞金医院准备手术。
第一次手术的情况,他记得很清楚:“医生一打开就说做不了,里面粘连得厉害,胃里黏黏糊糊的。”
按照医生的建议,他先做了6次化疗。之后再次来到瑞金医院,准备第二次手术。“又住院,又手术,打开一看,胃里面这次挺好的,但胃外面还跟脾粘在一起,还是不能做。结果又给我缝上了。”
不仅如此,之前检查时发现的肝囊肿,这次也被重新诊断为“原发性肝癌”。郜师傅的女婿回忆道:“第一次检查时全身都查遍了,肺也穿刺了,肝脏只说有个小囊肿,没说有问题。几次化疗下来,一点中药都不让用,最后肝脏变大了再检查,才告诉我们说是肝癌。”
展开剩余61%最终,郜师傅的病情明确为:贲门癌小网膜囊转移,肝细胞肝癌。连续两次手术失败,加上诊断的反复,让他十分气恼:“我不做了,不欠你们的,我走了。”
2025年3月26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家人带郜师傅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当时他身体非常虚弱,走路喘不上气,眼皮发黄,整个人都没什么力气。
然而只服了16付中药,半个月后的4月24日复诊时,他的情况已经明显好转。他在诊室里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变化:“来的那天喘得厉害,顶不住,没力气。你看今天,我每天能走两万步——早上五千,上午五千,下午一万。跑步都没问题。一顿能吃一大碗面条,吃得多饿得也快。”
袁希福院长也借他的例子鼓励其他患者:“这说明大家的思想认知要改变。不要觉得不能手术、病情重,大医院定了、权威定了,就没希望了。有句话叫‘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说得很好。患者的命运可以由自己决定,不由天,更不由所谓的权威……全国顶级的专家打开两次都不能做,如果他当时放弃了,可能现在在家连饭都吃不下去了。”
从两次手术失败、失望而归,到如今日行两万步、正常饮食,郜师傅用自己的选择,打开了一条新的路。
发布于:河南省配资门户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