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13 05:23:28
中国官宣九三阅兵,抢在普京观礼前,董军约见9国军方,信号强烈
近期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的行程引发国际关注。
5月初,中方宣布将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93周年阅兵活动,俄总统新闻秘书随后证实,普京将出席阅兵仪式并在中国停留四天。
这不仅是中俄近年频繁互动的最新环节,其时间节点与后续安排更透露出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多重信号。
普京选择在此时访华具有特殊背景。
2021年5月9日,普京曾邀请中国领导人出席莫斯科红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但因疫情防控采用视频方式沟通。
此次中方宣布九三阅兵前,俄罗斯即率先确认总统出席安排,形成历史节点上的互动呼应。
根据公开信息,普京在华期间除参加阅兵式外,还将观摩解放军新型主战装备与无人智能作战系统展示。
作为全球仅有的两个具备独立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中俄在军事科技领域的经验互通具有现实意义,双方在联合反导、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联合声明可能成为后续会谈焦点。
四天行程中最具实质性的安排是参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
当前国际局势中,上合组织内部矛盾与共识并存。
伊朗作为近期巴以冲突的当事方,其立场引发成员国内部分歧;印度与巴基斯坦今年5月曾发生边境交火事件,短期内虽达成停火协议,但克什米尔问题仍是潜在风险。
本次峰会拟推动的集体安全合作框架需要平衡各方关切,特别是在美欧扩大对伊朗制裁背景下,俄罗斯将配合中国提出的“政治协商”解决方案,避免域外势力干预造成局势升级。
中俄双边会谈在复杂国际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东亚方向,日本连续三个月在钓鱼岛周边开展主权宣示行动,美日菲三边防长会议明确将台海、南海列为联合干预区域;欧洲方向,瑞典与芬兰加入北约实质性增强对俄围堵力度,乌克兰战场陷入僵局后,俄军装备供给需求持续存在。
这些因素促使两国需就战略协作达成更多共识。
值得关注的是,俄方日前公开反对日本对南千岛群岛的主权声索,与中方在涉钓鱼岛、南海问题上形成呼应态势,这种外交联动在中俄关系史上尚属少见。
此次访问前,中国国防部长董军刚主持完上合组织成员国防长会议。
该会议强调完善联合反恐机制与边境管控合作,为即将举行的元首峰会预做铺垫。
从成员构成看,上合组织已覆盖亚欧大陆65%地域与全球42%人口,其防务合作模式逐步从联合军演转向装备技术标准化、情报共享机制化等深层领域。
在中美战略竞争持续、乌克兰危机外溢效应显现的背景下,这种区域性安全架构的推进对维护多极化秩序具有指标意义。
普京的四天访华行程体现出中俄合作模式的新变化。
两国既保持传统的能源贸易与军售往来,也在国际议程设置、区域安全治理等层面探索协作空间。
当前全球性挑战增多背景下,这种合作并非针对第三方的“联盟”,而是基于共同利益考量的常态化协调。
随着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两国在平衡单极霸权、应对新型安全威胁等领域的互动将对欧亚地缘生态产生持续影响。
配资门户网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